<link href="https://cdnjs.cloudflare.com/ajax/libs/magnific-popup.js/1.1.0/magnific-popup.min.css" rel="stylesheet" type="text/css"/>

 

 

八字文選分類

是他,帶我走出迷霧

週二, 04 十二月 2018 07:11

學習八字馬上快一年了。最開始走進這個學科是源於對孩子的教育問題。那段時間總是很苦惱

:為什麼我家孩子總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。求索了很多教育理論,發現都不能為自己解惑。乾脆心一橫,轉而求助於被大家看來是迷信的手段,希望能夠真實的瞭解和理解自己的孩子。

作者:竹子

八字是從人的性格分析入手,從而判斷內在特質與外部環境作用下對於人生會有哪些影響。

這是我在跟隨吳老師學習八字之後才瞭解到的觀點。

一直以為,命理玄而又玄,命理師的一句金口玉言,就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了判斷。在不瞭解命理這個學科的時候,更多的敬畏,或者是敬而遠之。

但真正開始學習之後,發現確實是一條不斷破除迷信的道路。這也是我在尋訪了很多命理師之後,決定跟隨吳老師學習的原因。

原來命理真的沒有那麼神秘。

 

 

朋友問我,是不是看過八字之後,人就不需要努力了?好的命不努力也會很好,不好的命,努力也沒有用。

在學習之前,我也多少有一些認同宿命論,甚至害怕自己的一生就此被蓋棺定論了所以害怕批八字。

但是在學習之後,我和朋友說,看過八字更需要努力了,在好的運勢下,不努力能夠得到90分,但是努力能夠得到120分,在不好的運勢下,努力可以將不利因素減少,不努力卻可能受到的衝擊更大。

學習了命理,我反而更相信人定勝天了。

對於命理的敬畏,還有一個原因是大家會害怕面對命運中的逆境。

之前看過一篇文章,有一個觀點覺得很有道理:

誰都想過順境,但是逆境才是人生精華的階段,沒有百煉成鋼,沒有破繭而出,沒有逆境中的歷練,當順境來臨時,人生也不會起飛到多高的高度。

正如課上引述《淵海子平》的內容:金旺得火,方成器皿;木旺得金,方成棟樑。

說得就是這個道理。

另外一面,順境過多,對人的成長,也是有害的。

正如:金能生水,水多金沉……

當把人的一生都展開時,忽然會發現,很多事情真的不必過分執著。而我們能做的,就是無論順境逆境,保持三觀正確,性情圓融,得意時不必張狂,失意時不必消沉,那麼我們真的就能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了。

不是命理決定人的命運,更不是命理師,而是自己的那顆心吧。

我問老師:佩戴改運物品能起到作用麼?

老師說:這個答案很簡單啊,反過來想,如果改運物品能有作用,那麼我們做很多送給乞丐就好了呀,他們都可以馬上大富大貴了。

這太不像一個傳統的大師的回答了,卻正確的無法辯駁。

學了命理才了解,命運真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呢。

那麼是不是就沒有必要瞭解八字和命運的走向了?

這可能需要區分不同情況。

今年我有一段是明顯的破財運,一開始對於這段運沒有任何提防。這個階段出現了很多可以擴展業務的機會。成本過高的項目,我們仔細的研究,但是對於有些項目,信心滿滿,我們沒有做任何討論,以一種盲目自信的狀態投入了進去。事實證明是錯誤的投入。並且自己卜卦之後請老師判斷也是如此。

破財運來臨的時候,誰都攔不住。就好像盲目樂觀地,有人推著自己地往前走,連平時最後一道保險卜卦都不願意使用。雖然後來看到效益不好,還是對這個項目做了卜卦分析,但也是事後諸葛亮,於事無補了。

後來和合作夥伴開玩笑說,當下次破財運來臨時,無論什麼項目,都要拉住我,慎之又慎,雖然不能避免破財,但是可以降低損失。

這就是命理學科可以幫助人們趨利避害的作用之一吧。

學到現在,其實我還是不清楚命理究竟是以什麼機制起作用的,不斷地被科學控們批判,不能透徹地講明其中大自然的規律和命理的道理。但是我相信隨著科學手段的發展,有一天命理科學也是可以被測量的。

說回我學命理的初衷,為了解決教育孩子的問題。之前篤定的認為秉承某種主流教育觀點就可以。現在懂得了,不同的孩子適合不同的教育方式,虎媽貓爸,對於不同的孩子,以及對於同一個孩子的不同階段,都需要斟酌選擇。

所以,因材施教。

孩子是種子,父母是土壤。即使種子(八字)相同,土壤不同,也會結出不同的果實。

教育孩子的同時,精進自己。這是我跟著吳老師學八字一年的心得!

本文作者為吳尚易老師八字學員竹子

吳尚易

吳尚易(臺灣命學研究中心第二代傳人)

資訊工程碩士(計算機科學),台灣命學研究中心第二代傳人,曾於大學擔任易經課程講師,於世界各地宣揚正統命理,拒絕故弄玄虛,獲得許多贊同傳統學術的人的肯定。目前是百萬級網紅命理師,在全球各洲均有客戶及學生。

facebook 1 facebook 1  

 © 2024台灣命學研究中心 All Rights
Reserved WebDesign by 微網設計